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四季

怎么防止冬天生冻疮 如何预防起冻疮

时间:2019-02-13 11:58:59 编辑:本站整理 303

一说到冬天,很多人都想到冻疮,冻疮是冬天很多人都会长的,长冻疮非常令人难受,严重的话还会影响我们个人的日常生活,要提前做好保暖预防。

怎么防止冬天生冻疮

1. 经常按摩。

冻疮的产生多因于血管血液流通不顺畅,造成患处血液流速缓慢,极易产生冻疮。若必须处在很低的温度下,我们可以经常揉搓双手保持手部温度的稳定,或是经常活动四肢面部,加快这些部分当中的血液流通速度,可以有效的预防冻疮。

2. 每晚泡脚。

每天因为生活工作而不得不处在严寒地方的人们,在工作结束,或是进入到温暖环境的时候一定要养成每天晚上浸泡容易长冻疮的地方的习惯。建议你在泡脚同时,涂抹金冻宝,然后按摩脚部和手部,还可以在水中多撒一些甘草粉,每次一盆水只需放入1克左右,可以有效的缓解冻疮。

3. 注意保暖。

说到底冻疮还是由于天气太过寒冷,如果不能改变生活环境的话,那么就只能改变自己的穿衣习惯。每次冬天出门的时候多穿点,不要为了风度而失去了温度。建议那些怕冷的人选用厚手套和厚袜子,可以有效的抵挡寒冷,远离冻疮,同时提醒爱美的小姐姐,冬天穿衣不要选取太过于紧身的衣物,这样更容易造成血液不畅,不仅不能抵御寒冷,还增大了患上冻疮的机会。

怎么防止冬天生冻疮 如何预防起冻疮

如何预防起冻疮

1、防潮

平时手脚要防止潮湿,要是手脚湿湿的话就要拿毛巾来擦干,因为潮湿的环境容易滋生冻疮。

2、经常用冷水洗

平时洗手和洗脸的时候要使用冷水来洗,虽然在寒冷的冬天用冷水洗脸和洗手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是为了不长出冻疮,一定要坚持。洗完以后要马上拿干毛巾来把那个部位擦干,接着擦上护肤霜等,以防这个部位干裂。这么做的话,这个部位对于寒冷的抵抗能力就会变强,就不太容易长出冻疮了。

3、注意手脚清洁

细菌滋生也是造成冻疮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老百姓很容易忽略的因素。勤洗手和每日用温水泡脚洗脚,清洁工作做好了,冻疮不易发生。

4、暴露部位涂抹护肤品

在寒冬季节,皮肤暴露处要多加保护,出门时应戴口罩、手套、防风耳罩等。潮湿可加速体内热量的散失,因此应经常保持服装、鞋袜干燥。易受冻部位可擦凡士林或其他油脂类护肤品,以保护皮肤,减少热量散失。当从户外回到户内时,受冻部位不宜立即烤火或用热水浸泡肢体,而应让肢体自然复温。

怎么防止冬天生冻疮 如何预防起冻疮

如何判断冻疮

冻疮好发于初冬、早春季节,以儿童、妇女和末梢血液循环不良者多见,这些患者常伴有肢体末端皮肤发凉、肢端发绀、多汗等表现。皮损好发于手指、手背、面部、耳郭、足趾、足缘、足跟等处,常两侧分布。常见损害为局限性淤血性暗紫红色隆起的水肿性红斑,境界不清,边缘呈鲜红色,表面紧张有光泽,质柔软。局部按压可褪色,去压后红色逐渐恢复。严重者可发生水疱,破裂形成糜烂或溃疡,愈后存留色素沉着或萎缩性瘢痕。痒感明显,遇热后加剧,溃烂后疼痛。有一种特殊类型的冻疮多见于女性的股部。临床上有特征性呈蓝红色浸润性的斑,对称分布在过度肥胖的股外侧面,偶可有继发性溃疡和常合并毛囊性角栓。这些损害完全与冷暴露有关,且在温暖环境中消退。

怎么防止冬天生冻疮 如何预防起冻疮

冬日冻疮治疗措施

1. 涂抹护肤膏。

患了冻疮之后要及时的涂抹金冻宝,每日2-5次涂抹于患处,可以有效地消肿止痒,抚平红肿。坚持数日,冻疮即可消失。

2. 涂抹生姜汁。

取一个新鲜的生姜打汁,将打出的汁水涂抹于生长冻疮处。若有水泡要用针挑掉,最好可以缠上纱布防止感染,每天三次即可见效。

3. 盐水冲手。

煮上一锅热水,在水中放入几勺食盐做成盐水,然后趁热将手部浸泡于其中,至少浸泡20分钟,每日浸泡直至冻疮消失。

4. 熏蒸热醋。

将一大盆醋加热后,浸泡冻疮处或涂抹于冻疮患处,每日浸泡直至冻疮消失。

冻疮实用小偏方:

1. 取干辣椒切碎放入白酒中浸泡一周,取出干辣椒敷于冻疮处,每日4到5次,坚持半月即可见效。

2. 将一个大蒜放入锅中蒸熟,之后将热蒜涂于冻疮处,方便的话可以用纱布包裹,第二天醒来洗掉,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冻疮。

3. 选用冬天常见的水果——橘子,将橘肉吃完之后留下橘皮,放入热水中待热水冷却后用其泡脚泡手,坚持一个月即可见效。

专家提醒您,对于冻疮一类的小病来说要早日治疗,不要任其发展。长期以往很容易成为顽疾,每个冬天都要遭受它的折磨。

标签:冻疮健康

5H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场。

精选文章

猜你喜欢

二维码

网站简介|网络营销|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 2015 5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5号健康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15005143号-3
提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本网站敬告网民:身体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所有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