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号网!

5号网首页|手机版

养生美容亲子-为健康美丽播种!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食疗

金针菇吃多了有什么害处?金针菇吃多了会中毒吗

时间:2017-01-04 16:28:25 编辑:5号网-hzq 5556

金针菇都吃过吧,一般是拿来下火锅的非常美味,那么问题来了,如果金针菇吃多了的话会怎么样呢?有什么坏处呢?下面来一起介绍下吧!

金针菇吃多了有什么害处?金针菇吃多了会中毒吗

金针菇吃多了有什么害处

引起便秘

金针菇又叫明天见,主要是含有很多的粗纤维成分,这种纤维和膳食纤维不同,胃肠很难消化,一次性食用过多容易导致肠道堵塞,出现便秘,尤其是自身本来就有便秘的患者,食用过多,排便困难加重.

脾胃虚寒

金针菇从食物属性上来看属于寒性的,这种食物中都含有较多的寒气,一次性食用过多或经常性食用,容易一起身体寒气加重,出现脾胃虚寒之症,女性还可一起宫寒、痛经等.

缺钙

金针菇中含有很多的磷元素,这类元素和人体内的钙元素是一对平衡元素,其吸收也需要维生素D的参与,另外,体内磷元素含量过高时,钙质的流失也会加重,吸收不足,流失过快,很容易引起缺钙.

金针菇吃多少合适

金针菇煮汤食用时不存在吃多的情况,主要是喝汤,对身体影响不大,但若是做凉菜食用,建议一次性的食用量不超过250g,而且最好是和其他的食物间隔着吃,避免金针菇在体内搅和在一起,难以消化.

金针菇吃多了有什么害处?金针菇吃多了会中毒吗

吃金针菇一定要注意4件事

1,常见的金针菇有两种颜色:白色和黄色.黄色品系肉质脆嫩,白色品系肉质有嚼劲.优质白色金针菇应色泽纯白或乳白,黄色金针菇应是淡黄至黄褐色,菌柄颜色上浅下深.不管哪一种,颜色纯正,菌盖圆整紧密不开伞,根部没有白色的气生菌丝才是宜选宜食的新鲜金针菇.

注意:在烹饪时, 如发金币针菇没有原来的清香而有异味, 色泽也特别鲜亮, 可能金针菇经过漂染或用添加剂处理过; 金针菇罐头颜色鲜亮, 汤汁浑浊有刺鼻味等现象时, 也要特别处理, 先用凉水浸泡2 h, 再在加盐的开水中焯一下, 这样可以去掉一部分残留硫, 还可起到杀菌作用.如果菇体特别小或特别大,也最好别买.

2,吃火锅时要煮彻底才能吃,很多人吃金针菇为了追求吃起来那嘎吱的脆感,都是随便烫一下就夹起来吃了,这样吃的后果可能导致菇体带的致病菌没有被杀死,特别是污染了大肠杆菌等致病菌的话,特别容易引起急性中毒,常见症状为腹痛、腹泻.

3,不要吃半熟的金针菇,因为新鲜金针菇含有秋水仙碱,秋水仙碱是一种生物碱, 因最初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中提取出来, 故也称秋水仙素.秋水仙碱易溶于水、乙醇和氯仿, 味苦, 有毒,食用秋水仙碱含量较高的金针菇后,容易因氧化而产生有毒的二秋水仙碱,它对胃肠黏膜和呼吸道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一般在食用0.5~4 h 内, 会出现咽干、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胃肠反应是严重中毒的前驱症状. 对骨髓的造血功能有直接抑制作用、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对肝脏可引起肝功能异常, 严重者可发生黄疸;大量食用二秋水仙碱后, 还能引起发热、水电解质紊乱、便血、尿血等严重症状.由于秋水仙碱易溶于水,再通过充分加热可完全破坏其成分.但是它的分解需要一定时间.煮的时间太短,如烫几秒钟就吃,秋水仙碱根本来不及分解.吃火锅或者烹饪时应把金针菇煮软煮熟,使秋水仙碱遇热彻底分解才可安全食用.

4,不要以为金针菇表面很干净,随便冲洗一下就了事,金针菇的清洗一定要彻底扒开来洗,然后反复冲洗多次,才能降低微生物污染.最好不要使用果蔬清洗剂,否则可能引起食材的二次污染.在烹饪前用沸水焯一下,可以让金针菇熟得快和去除微生物污染,同时对加快秋水仙碱的分解有帮助.

金针菇吃多了有什么害处?金针菇吃多了会中毒吗

推荐食用方法

一、 凉拌金针菇

材料:金针菇,黄瓜,青椒,蒜汁,香油,盐,醋,糖,辣椒油少许.

做法

1、金针菇去老根洗净焯水、黄瓜擦丝、青椒切丝.

2、放蒜汁、香油、盐、醋、一点糖、还可以放少许辣椒油,拌匀即可,冷藏后食用更佳.

二、芥末鸡丝金针菇

材料:金针菇,鸡胸肉,胡萝卜,姜片,芥末,醋,生抽,盐,白糖,芝麻油.

做法

1、在锅里面加入适量的水(没过鸡肉)和姜片,将鸡脯肉放进去煮10分钟至肉熟之后捞起沥干备用.

2、金针菇剪去根部,撕开洗净,胡萝卜切丝,熟鸡肉撕成丝.

3、锅里加适量水烧开,放入金针菇和胡萝卜丝,汆30秒捞出入冷水过凉.

4、将过凉后的金针菇和胡萝卜丝稍微挤去水分,和鸡丝一起拌匀.

5、根据自己的口味,把所有调料放在小碗里调匀,淋在鸡丝金针菇上,吃时拌匀就可以了.

5H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场。

猜你喜欢

二维码

网站简介|网络营销|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 2015 5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5号健康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15005143号-3
提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本网站敬告网民:身体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所有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