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号网!

5号网首页|手机版

养生美容亲子-为健康美丽播种!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 > 常识

贫血怎么检查?贫血怎么治疗?

时间:2017-10-24 13:54:21 编辑:cwh 862

很多人都认为下蹲站起来发晕就是贫血,想去医院检查确认,下面5号网的小编为你们介绍贫血怎么检查?贫血怎么治疗?

贫血怎么检查

血常规项目报告中常出现几个“箭头”,比如血红蛋白浓度125(参考值:110-150),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为310g/L(参考值:320-360),平均血小板体积为13.9fl(参考值:7.0-11.0)。除前面所提几项,还有“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平均红细胞体积”等等。那么如何通过验血报告单来判断是否贫血,或者存在什么疾病?

首先看HGB数值:对于血常规检查结果分析,大部分人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主要是看是否存在贫血,而“血红蛋白浓度(HGB)”这个数值是判断是否贫血的主要数据。各种人群的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如下,正常成年女性:110~150g/L,男性:120~160g/L,新生儿:170~200g/L,儿童:110~160g/L。一般成人血红蛋白<110g/L为贫血。临床上以低于110g/L为轻度贫血。低于90g/L为中度贫血,低于70g/L为重度贫血。

怎么判断是否贫血:如果同时血红蛋白浓度HGB这一项低于110g/L,基本上可判断为缺铁性贫血了。缺铁性贫血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贫血,以女性、孕妇、儿童、老年人最常见,有缺铁性贫血也不用太担心,一般通过补充铁剂服用铁之.缘片,一个月后血红蛋白就会明显提升,两个月后血红蛋白浓度可以恢复到正常值,贫血就可以改善纠正。看是否贫血,还有一个可参考的数据是红细胞总数(RBC),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如果测得血中红细胞数量比正常值减少,或意味着贫血。

三是看血小板总数,血小板主要功能是止血,血小板减少导致凝血功能差,患者容易出血或出血后不易止住,可表现为皮肤、粘膜出血,鼻出血、齿龈出血等,严重时可发生咯血、呕血,甚至脑出血等。很多全身性疾病、肿瘤、血液病等均可引起血小板减少。

贫血怎么检查?贫血怎么治疗?

贫血怎么治疗

头晕,头痛,耳鸣,失眠,多梦,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像我们如果蹲一下再起来,就会感觉到头晕眼花的,这就是贫血的明显症状。

贫血最大的因素就是缺氧(氧解离偏右),所以呼吸道困难是不可必免的,轻微的人不会出现,情况严重点的人就不好说了。

贫血因高尿胆原尿,给分泌系统也带来不好,有时候会经常导致,尿少,便秘等现象。

贫血因消化腺减少,所以造成人食欲减少,以及消化不良,腹胀等现象。

贫血有遗传性

贫食饮食治疗

多吃维生素食物

多吃含铁的食物

多吃高蛋白质,高热量食物

可以买一些补血冲剂

可以吃一些维生素B12

避免吃冰冷食物

避免吃粗糙食物

避免饭后饮茶

贫血其它治疗

如果是中老年人,因为造血功能减退,可以选择输血.

坚持多做一些有氧运动,吸收好的空气.

情况严重的,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治疗

贫血怎么检查?贫血怎么治疗?

贫血的坏习惯

常饮茶与咖啡

咖啡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茶也是养生的佳品,但饮用也要适量,否则过犹不及。咖啡中含有一种叫石碳酸的化合物,会妨碍人体对铁的吸收。缺铁性贫血尤其不宜饮茶,浓茶中的鞣酸与铁结合还会形成难溶解的物质,使铁元素随粪便排出。女性在经期更要避免饮用咖啡与茶。

常用化妆品吸收铅

为了呈现姣好容颜,很多女性将化妆品涂抹得里三层外三层。不过专家提醒,女性使用化妆品要谨慎,一些劣质化妆品中常常含有有害物质,铅含量过高。血液系统是对铅毒性最为敏感的系统之一,血液中铅超标,会引起一系列的反应,最终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

贫血怎么检查?贫血怎么治疗?

贫血严重的症状

(1)心血管系统表现

体力活动后感到心悸、气促,是最常见的症状。贫血严重或有心力衰竭时,即使在休息时也会出现心悸、气促。

(2)神经系统表现

贫血怎么检查?贫血怎么治疗?

贫血严重时,神经系统症状亦多见,尤其是老年患者。常见的症状有头晕、头痛、耳鸣、眼花、眼前出现黑点或“冒金星”、精神不振、倦怠嗜睡、注意力不易集中、反应迟钝、手脚发麻、发冷或有针刺感等。贫血严重者可发生昏厥。贫血如急剧发生,患者常烦躁不安。

常见的症状有头晕、头痛

(3)消化系统表现

食欲不振是最常见症状之一。亦可出现腹胀、心窝胃脘部不适、恶心、便秘。有时可有舌痛、舌苔光滑。贫血严重者,肝脏可有轻度肿大,发生心力衰竭时尤其明显,并常有压痛。

5H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场。

猜你喜欢

二维码

网站简介|网络营销|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 2015 5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5号健康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15005143号-3
提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本网站敬告网民:身体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所有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