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号网!

5号网首页|手机版

养生美容亲子-为健康美丽播种!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食疗

吃什么食物去黑眼圈 多吃什么去黑眼圈

时间:2018-05-29 15:28:01 编辑:本站整理 618

话咁快又到sem尾~ 对于sem头不努力,sem尾徒伤悲的同学仔来说,4-5月paper和final exam的旺季简直就是地狱!晚晚挨夜,熊猫眼怎样都驱不走? 据说,以下4款食品有赶退黑眼圈、明目的功效。

吃什么食物去黑眼圈

1. 鸡蛋

由于鸡蛋含丰富的蛋白质,其蛋白质组成与人体的相当接近,能促进细胞再生,故此增加蛋白质的摄入有效缓解黑眼圈、预防黑眼圈形成。不过,由于人体每日最多只能吸收两只鸡蛋的营养,所以一天也不要吃多过两只啦!

吃什么食物去黑眼圈 多吃什么去黑眼圈

2. 露笋

露笋的钾质丰富,可以为平日摄取过多盐份作平衡,把盐份消走。露笋在于去水肿、控制血压方面尤其有效,可以改善眼睛浮肿的问题。

吃什么食物去黑眼圈 多吃什么去黑眼圈

3. 菠菜

含有丰富铁质及维他命A的菠菜有助改善血液循环,同时含叶黄素,有抗氧化功效,可以保护眼睛,有助维持健康视力。

吃什么食物去黑眼圈 多吃什么去黑眼圈

4. 西兰花

西兰花含有的丰富维他命A、C,以及胡萝卜素,都是能够增强皮肤抗损伤的能力,有效抑制黑色素的产生。同时,与蛋白质一起食用,则能生产美肌成分- 胶原蛋白。

吃什么食物去黑眼圈 多吃什么去黑眼圈

5.芝麻

芝麻中韩有丰富的维生素E,维生素E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滋润肌肤,因此,对去黑眼圈也十分有效。

6.胡萝卜

除了维生素E之外,维生素A对滋养眼部肌肤也很有功效,它可以恢复维持眼周肌肤组织的正常机能,也能改善黑眼圈。奶油、动物肝脏、杏仁等食物中都含有维生素A。

7.海带

海带富含铁质,而铁质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因此,常食用海带可以促进血红蛋白的增加,增强肌肤输送养分的能力,从而改善黑眼圈。另外,瘦肉、动物肝脏也富含铁质。

8.苹果生鱼汤

材料:苹果3只(约500克),生鱼1条(约150克),生姜2片,红枣10枚,盐少许。 制法与用法:生鱼去鳞、去鳃,用清水冲净鱼身、抹干。用姜落油锅煎至鱼身成微黄色;苹果、生姜、红枣洗干净后,苹果去皮去蒂,切成块状;生姜去皮切片,红枣去核.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用猛火煲滚。然后加入全部材料,改用中火继续煲两个小时左右。加入盐调味,即可饮用。每日两次,早晚饮用。

9.绿茶

经常使用电脑者可饮用绿茶,补充特异性植物营养素,消除因电脑辐射引起的黑眼圈,绿茶所含有的浓缩多酚,能抑制自由基对皮肤支持纤维造成破坏,消除黑眼圈。

10.猪肝

含有丰富的铁元素,有助于提高造血功能。女性的黑眼圈问题其实很大成因是由于贫血,供血不足所致。所以做好补血,就能帮助有效的消除黑眼圈等症状。

即管请妈妈于晚饭加入以上食材,赶走一脸倦容吧!

消除掉黑眼圈的几种方法

黑眼圈一般是由于经常熬夜,情绪不稳定,眼部疲劳、静脉血管血流速度过于缓慢,血液较暗并形成滞流以及造成眼部色素沉着。

一、涂蜂蜜法:在洗脸后勿擦干脸上的水分,让其自然干,然后在眼部周围涂上蜂蜜,先按摩几分种,再等10分种后用清水洗净,水不要擦去使其自然干,涂上面霜即可。

二、敷酸奶法:用纱布蘸上些酸奶,敷在眼睛周围,每次十分钟。

三、热鸡蛋按摩法:将鸡蛋煮熟后去壳,用小毛巾包裹住,合上双眼用鸡蛋按摩眼睛四周,可加快血液循环。

四、苹果片敷眼法:将含汁量多的苹果切片,敷双眼每次15分钟。

五、土豆片敷眼法:土豆去皮切成约2厘米的厚片,外敷双眼每次5分钟。

吃什么食物去黑眼圈 多吃什么去黑眼圈

消除掉黑眼圈小技巧

1、冷敷,促进血液循环。用保鲜纸包好两三块冰粒,把毛巾对折盖在眼皮上,然后把冰块放在上面。用冷冻茶包或浸过冻牛奶的化妆棉,也有消肿镇静作用。

2、平时尚须注意常吃些胶体、优质蛋白、动物肝脏及番茄、土豆之类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A和B的食品。

3、早晚要使用眼霜 。现在有许多眼霜有净白和滋润的效果,涂眼霜的时候配合一些轻柔的眼部按摩,舒缓黑眼圈的侵袭。它可以在短时间内补充水份,消除疲劳,快速的减低突然的熬夜而导致的浮肿及黑眼圈现象。

4、闲时多做些眼保健操,多按摩眼睛周边穴位,增加其血液循环加速,以达到眼部周围血细胞活跃,对黑眼圈的减淡也有好处。

5、切记不要熬夜和用眼过度。

对于已产生的黑眼圈,可以使用专门改善黑眼圈的芸蓉集眼部臻悦精华霜来改善黑眼圈,这个对改善黑眼圈效果是非常显着的。

5H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场。

查看更多+

猜你喜欢

二维码

网站简介|网络营销|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 2015 5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5号健康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15005143号-3
提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本网站敬告网民:身体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所有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