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号网!

5号网首页|手机版

养生美容亲子-为健康美丽播种!

当前位置:首页 > 亲子 > 新生儿

新生儿吐奶是什么原因?新生儿吐奶从鼻子出来怎么回事?

时间:2017-09-11 16:06:37 编辑:5号网-linyin 778

给宝宝喂奶的时候很多新妈妈会发现宝宝有吐奶现象,甚至有时候从鼻子里喷出奶来,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宝宝吐奶了怎么办?新生儿吐奶从鼻子出来怎么回事?

宝宝吐奶的原因

新生儿发生吐奶,不仅仅是因为吃奶后改变抱姿引起的,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婴儿生理上的特点。首先,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婴儿的胃部构造以及他们吃奶方式上的特点。

新生儿吐奶是什么原因?新生儿吐奶从鼻子出来怎么回事?

吐奶的原因:宝宝的胃部和喉部还没有发育成熟

新生儿的胃部,从正面看是横躺着的,呈不稳定状态,同时贲门部位(胃部入口)还比较松。也就是说,大人吃饭时,当食物进入胃部后,贲门会通过收缩来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于婴儿的胃贲门部位还不能很好地进行收缩,从而导致进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较容易地流回食道。另外,与大人相比,新生儿的喉头位置要高一些,再加上他们含乳头的方式比较笨拙,从而导致吃奶时空气容易与奶汁一起吸入胃部,所以当孩子打嗝或身体晃动时,吃进去的奶也就比较容易被吐出来了。

新生儿吐奶是什么原因?新生儿吐奶从鼻子出来怎么回事?

新生儿吐奶怎么办

很多宝妈都会发现,宝宝喝完奶后总是很容易出现吐奶的现象。那新生儿吐奶怎么处理呢?

爸爸妈妈给婴儿拍嗝可以减少婴儿吐奶、溢奶的情况。拍嗝可以让婴儿感觉舒服一些。一般生理性溢乳是不需要特殊处理。喂养时加以注意就可以了,在每次喂奶后都要竖着抱宝宝并排嗝,以便宝宝把吸入的空气顺畅地排出来。要注意的是,如果不能把吸入的气体拍出来,也不能一直拍下去,这种情况可以持续竖立抱10-15min,此法也可以减少新生儿的溢乳。喂奶后不要给宝宝换尿布,也不要让宝宝练习翻身等运动。喂奶时妈妈要注意量的问题,每次不要给给宝宝喂食过量的奶,喂奶后多给宝宝拍嗝。另外,在宝宝进食后半小时内,不要让他剧烈活动,帮助他保持身体竖直,以帮助消化。

新生儿吐奶是什么原因?新生儿吐奶从鼻子出来怎么回事?

除了一些比较正常,比如因为喝太多奶、喂养后姿势不正确而引起的吐奶现象,宝妈还要学会判断宝宝是不是因为肠胃感染了细菌而出现了吐奶。宝宝肠道发育不完善,容易受到胃肠病菌的侵袭,这个症状较易区分,在感染胃肠病菌后,宝宝除了呕吐以外,还可能会出现腹泻、食欲下降和发烧等症状。这时,拍嗝对于宝宝来说是没有用的,应该及时就医。

新生儿吐奶具体处理办法

1、每次不要喂得过饱;

2、 奶嘴孔不要太大,喂奶时注意不要让奶瓶头部留有空气,以免孩子吸入过多空气;

3、喂奶时将孩子头部及上身抬高,成45度角,不能平躺着吃;

4、喂奶后应将孩子竖抱,轻拍后背,直到孩子将胃内空气排出。

新生儿吐奶是什么原因?新生儿吐奶从鼻子出来怎么回事?

宝宝吐奶从鼻子喷出来怎么办

新生儿吐奶是常见的情况,新生儿胃幽门狭窄,同时胃与食管结合部比较松弛,当胃强烈蠕动时,胃中的奶从食道返流,由口中吐出,形成吐奶。吐奶时,奶水强有力地从嘴巴吐出,甚至呈喷射状,有些吐得厉害的奶水还会从宝宝的鼻子喷出来。如果家长没有及时为宝宝清理鼻腔,可能会造成宝宝呼吸困难和窒息。宝宝喝奶后该如何护理呢?

1、吐奶后,要多注意观察孩子的状况。在孩子躺着时要把孩子头部垫高,或者索性把孩子竖着抱起来。若是奶水从鼻子里喷出,应及时清理鼻腔。吐奶后,孩子的脸色可能会不好,但只要稍后能恢复过来就没有问题。可根据情况适当地给孩子补充些水分。

2、保持上身抬高的姿势。吸入胃中的空气,有时会夹在前后吸入的奶汁中,此时如果将孩子上身直立起来,将有利于胃中空气的排出。因此,妈妈可以将孩子竖着抱起来,或者可以给孩子垫高后背使上身保持倾斜30分钟左右。 如果孩子躺着时发生吐奶,可以把孩子脸侧向一边。

新生儿吐奶是什么原因?新生儿吐奶从鼻子出来怎么回事?

3、喂奶中以及吃饱后注意拍嗝。孩子在3-4个月大之后,不仅可以很好地掌握吸吮技巧,而且贲门的收缩功能也已发育成熟,所以吐奶的次数也就会明显减少了。而在此之前,每次喂奶后最好还是要帮助孩子拍嗝。

4、吐奶后,每次喂奶数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在宝宝精神恢复过来,又想吃奶的时候,可以再给宝宝喂些奶。但每次喂奶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左右,不过喂奶次数可以增加。在宝宝持续呕吐期间,只能给宝宝喂奶,而不能喂其他食物,包括辅食。

妈妈们遇到宝宝吐奶的情况不要紧张,找到宝宝吐奶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在带宝宝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妈妈要理智应对哦~

5H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场。

精选文章

猜你喜欢

二维码

网站简介|网络营销|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 2015 5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5号健康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15005143号-3
提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本网站敬告网民:身体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所有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